日本长债市场现状:收益率飙升,危机四伏

日期:2025-08-23 13:23:24 / 人气:2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版图中,日本长债市场正经历着剧烈的动荡,已然重回 “危机模式”。近期,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宛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至数十年未见的高位,搅乱了整个金融生态。
周四,市场的不安情绪被进一步放大,日本 2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举突破至 2.655%,成功刷新自 1999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作为借贷成本风向标的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不甘示弱,攀升至 1.61%,创下 2008 年以来的新高 。这般迅猛的涨势,无疑让投资者们如坐针毡,他们纷纷担忧日本央行是否会迫于通胀压力,不得不继续挥动加息的 “大棒”。
二、双重困境:需求疲软与财政扩张担忧
日本超长期债券市场此刻正深陷双重困境的泥沼,难以自拔。
财政前景的阴霾,无疑是推动收益率持续上行的核心 “黑手”。自日本执政联盟在 7 月参议院选举中遭遇滑铁卢后,外界普遍预测政府大概率会祭出新的财政刺激大招。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债发行量将如决堤洪水般进一步增加,给原本就脆弱不堪的长期债券市场带来更为沉重的压力 。在市场的预期中,政府为了挽回局面、提振支持率,财政支出的加码几乎已成定局,而这无疑将直接导致债券供应的大幅扩张,令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愈发尖锐。
海外投资者的纷纷撤离,更是让本就艰难的市场雪上加霜。日本证券业协会数据清晰地显示,7 月份海外投资者对 10 年期以上日债的净购买额锐减至 4800 亿日元,仅仅是 6 月金额的三分之一 。曾经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外投资者,如今却选择用脚投票,迅速减少对日债的持有。这种态度的转变,无疑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让日本长债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日本企业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收益率的飙升,使得企业纷纷对长债避之不及,转而投向短期融资的怀抱。据彭博数据所示,本财年日本企业债发行量有望超越去年创下的纪录,但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限在五年以下的债券占比高达 75%,而 20 年以上的超长期债券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转变,虽然在短期内帮助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再融资风险。就如同 SMBC Nikko Securities Inc. 高级信贷分析师 Tsuyoshi Yoshikawa 所言:“利率波动性仍然高企,投资者纷纷转向短期品种以规避损失,这种趋势预计还将持续。”
三、全球视角:“慢动作危机” 的蔓延
日本长债市场的这场危机,绝非孤立的个案,而是全球长期债券市场困境的一个典型缩影。法国兴业银行的策略师、素有市场悲观主义者之称的 Albert Edwards,更是发出了严厉的警告,称一场 “慢动作危机” 正在政府债券市场悄然上演。而那些对这一危机视而不见的股票投资者,无疑正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
Edwards 犀利地指出,当前市场的目光,过度聚焦于强劲的盈利报告以及所谓 “AI 彩虹尽头的黄金罐”,却对长期债券收益率持续攀升这一关键线索选择了忽视。他特别强调,近期英国和日本的长期债券收益率飙升现象尤为显著。英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高达 5.586%,日本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攀升至 3.186%,就连美国,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 4.91% 附近徘徊 。
这种债券收益率的持续走高,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股票的相对吸引力急剧下降。Edwards 直言,高企的债券收益率,已让股票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曾经的相对便宜变得 “惊人地昂贵”。他更是断言:“告别‘除了股票别无选择’(TINA)的时代,我们迎来了一根被拉伸到极致的橡皮筋,它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尽管 Edwards 也承认,泡沫通常在美联储收紧政策时才会破裂,而这一情况目前似乎还未迫在眉睫。但他同时强调,在债券收益率飙升和股票现金流收益率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市场或许只需一次小小的信心冲击,便足以引发一场重大的调整。
回顾历史走势,我们不难发现,日本长债收益率在一定时期内,与美股波动性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现象,无疑为当前的市场形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也让全球投资者们对未来的市场走势愈发担忧。
四、背后推手:“财政主导” 新范式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等一众知名投资者,早已敏锐地察觉到,全球主要经济体正悄然迈入一个 “财政主导”(fiscal dominance)的新时期。这一全新的理论认为,急剧膨胀的政府债务以及不断攀升的偿债成本,正如同两座大山,压得各国央行喘不过气来,迫使它们将利率维持在人为的低位,而这无疑将损害央行控制通胀的首要任务 。
《金融时报》曾报道,特朗普多次公开敦促美联储降息,以减轻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这种来自政治层面的强大压力,无疑加剧了市场对央行独立性的担忧,而这种担忧也直接反映在了长期国债的价格之上。哈佛大学教授、IMF 前首席经济学家 Kenneth Rogoff 也明确表示:“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财政主导的新时代。”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今年的主权借款总额预计将达到惊人的 17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这一庞大的借款规模,使得那些试图通过量化紧缩(QT)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央行,陷入了两难的政策冲突之中。达利欧更是发出警告,在极端情况下,一些国家可能会陷入 “债务死亡螺旋”,即政府为了支付飙升的利息,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最终导致央行不得不印钞购债,引发 “货币贬值” 的严重后果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金价格今年已成功创下历史新高,似乎正在为这一潜在的巨大风险进行定价。这一现象,无疑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深深忧虑。
日本长债市场的这场危机,已然敲响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警钟。在 “财政主导” 的新范式下,各国政府和央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控制通胀、维持债务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决定未来全球经济走势的关键所在。而投资者们,也需时刻保持警惕,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应对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

作者:恒达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恒达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