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张雷:能源系统下一个突破在物理人工智能
日期:2025-10-25 12:00:33 / 人气:5

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企业边界,对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而言,这也是推动远景从能源科技企业向更广义科技企业跨越的契机。2025年,张雷提出以“物理人工智能”革新能源系统,打造能源大模型,为新能源产业内卷找到破局之路。
2007年创立远景能源以来,张雷带领企业从风电设备起步,逐步拓展至能源物联网、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并率先布局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如今,构建“硬件+软件”并行能力体系成为新目标。10月19日,远景在“人工智能与未来能源系统”闭门会上,向数十位行业伙伴阐述了以物理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能源系统重构理念;次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展发布首款融合“风机+储能+AI模型”的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搭载“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迈出物理人工智能实践的关键一步。
张雷认为,AI与蒸汽机、电力等过往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区别,在于实现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飞跃——系统具备自我感知、决策与进化能力,并非单纯工具而是走向主体性。但面向产业端物理世界,传统Transformer架构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需以物理定律和工程约束为基础。因此,远景基于海量天气、设备、电网及市场数据,运用图神经网络、时空模型等算法,通过云边端协同实现实时控制,构建起以物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能源大模型。
在张雷看来,能源大模型是新型能源系统与AI融合的“粘合剂”。当前新能源产业追求数量规模的内卷之风,有望在系统重构中终止。他指出,能源产业竞争核心将从“物质资产”转向“人工智能资产”,以储能为例,同样规模的电站因能源大模型应用与否,效益可能天差地别。未来能源系统将从设备堆叠进化为“智能体生态”,像珊瑚礁般持续演进,实现绿色电力消纳提升、能源成本降低及安全稳健运行。
谈及中国在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张雷表示,美国因缺乏足够工业场景难以做好物理人工智能,而中国拥有丰富实践基础。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便是典型案例,其实现100%绿电直连,作为全球最大独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试验场,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为能源大模型提供了宝贵训练样本。
目前,远景已在自营风电场部署AI新产品,计划逐步推向市场。张雷预计,未来一两年能源大模型将达到“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学生”水平,三年左右成为产生重大价值的领先产品。期间重点将是实现物质规律与数据智能的深度融合,同时需AI、物理等多元化人才支撑。作为使命驱动型企业,远景暂不纠结短期回报,而是聚焦通过能源大模型践行“为人类文明开创新繁荣”的使命。
以下为张雷与媒体交流的核心观点摘选:
关于能源与AI融合的出发点:AI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转变是关键,其主体性将改变物理世界。传统语言大模型不适应产业端物理世界,需建立基于物理定律的大模型。能源市场化背景下,电力价格波动等风险场景,正是AI发挥作用的空间。
能源大模型如何应对电力交易挑战:面对各地市场规则差异、极端天气等复杂情况,AI可实现毫秒级交易决策,如同股票市场80%交易量为量化交易般,成为电力交易的高效工具。
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的创新之处:并非简单组合,而是软硬件深度融合的智能系统。借助能源大模型,能感知电价趋势、绿氢市场动态,实现自我优化,兼顾发电量提升、投资回报率增加及损耗故障减少。
作者:恒达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蔡国强巴黎蓬皮杜“白天烟火”谢...10-25
- 夫妻性生活的体位注意事项:这些...10-25
- 远景张雷:能源系统下一个突破在...10-25
- 深圳“望郎归”:低海拔徒步“险...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