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河传》戏服2万一套入账超400万,是“割韭菜”还是衍生品好生意?
日期:2025-11-15 21:58:02 / 人气:3

《暗河传》戏服售卖数据惊人,2万元一套的戏服挂出214套,快速售出202套,累计售价404万元,且售卖热度高,部分商品超300人蹲守,刚上架就被抢空。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戏服售卖是“割韭菜”还是衍生品好生意的讨论。
一、戏服售卖的国内外行业背景
(一)国外成熟产业
在国外,把拍完戏的服装、道具拿出来变现是成熟的产业模式。例如梦露电影里的经典白色“地铁裙”拍出552万美元天价,二次转卖还能卖460万美元;《权力的游戏》的“铁王座”拍出149万美元,买家是《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
(二)国内发展历程
国内早期戏服售卖更多是演员与粉丝互动的方式,如李易峰、杨幂在《古剑奇谭》中的戏服拍到一万以上,孙俪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穿过的戏服在公益拍卖中拍出2.14万元天价。后来戏服拍卖逐渐成为行业玩法,2021年某热播剧主角温客行的“鬼谷高定贵气红套装”拍卖出22.46万高价,该剧11件道具总成交价高达88.25万元,但因高价争议被叫停,还形成了影视制作公司委托戏服拍卖公司保管和拍卖的产业链。如今《暗河传》以定价售卖方式处理戏服,规避了拍卖的高溢价争议,使操作进一步正规化。
二、戏服售卖的争议
(一)“割韭菜”质疑
《暗河传》戏服高价售卖让不少网友觉得新奇,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是消耗粉丝情感的“割韭菜”行为。此前《冰雨火》剧组将演员戏服拆成块售卖,遭到粉丝抵制,粉丝认为“原味”切片后售卖是剧方的“割韭菜”行为,而拍卖所得用于公益捐赠则更易被接受。
(二)定价问题
戏服和道具造价在影视剧制作升级背景下相当不菲,且从《延禧攻略》开始,许多戏服运用非遗工艺,其价值得到一定认可。同时,许多粉丝认同这种纪念行为,购买戏服能获得情绪价值。但如何为戏服、道具合理定价仍是问题。
三、影视衍生品市场的拓展
(一)衍生品边界拓宽
以往大众认知的影视衍生品多为海报、钥匙扣、玩偶等小物件,如今边界不断拓宽。除了戏服、道具拍卖,还有OST音乐版权和原声碟售卖,数字藏品也成为应援物,如《藏海传》发行肖战角色的数字戏服,售价99元,上线即售罄。
(二)跨界联名模式
跨界联名是常见玩法,与服装、美妆、生活方式品牌合作推出定制衍生品,激活了传统IP生意的广阔生态。
四、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
(一)从“小众情怀”到普遍消费
以戏服售卖为代表的衍生品市场正从“小众情怀”走向普遍消费,升级为“情感共鸣 + 创新体验”。若作品破圈,这部分收益将相当可观。
(二)需重视的问题
目前存在以衍生品交易佐证作品破圈效应的错位营销,同时粉丝要理性消费,避免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衍生品市场升温是好事,期待其进入更健康、长期的生态。
作者:恒达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暗河传》戏服2万一套入账超400...11-15
- 周慧敏被劝退休:玉女掌门人的黄...11-15
- 白人饭减脂退潮:中式沙拉如何撑...11-15
- 2025南京大学生歌手大赛总南艺学...11-15

